欢迎来到分析化学个人分享分析化学!有您更精彩!

化学分析百科|合成百科|实验室咨询

CDE发补酰胺类结构形成亚硝胺杂质评估

来源:本站      2025-03-09
导读:1.酰胺类亚硝酸盐的致突变机制由上述致突变机制可知,普通亚硝胺类杂质通过CytP450酶作用,形成活性碳正离子,酰胺类主要通过重排形成。亚硝胺在体内产生毒性的作用机制(需代谢活化)与N-亚硝基脲(直接产生重氮化物或R自由基)不同,部分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机制还没有确切结论,此外基于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药品

1. 酰胺类亚硝酸盐的致突变机制

12.png
由上述致突变机制可知,普通亚硝胺类杂质通过Cyt P450酶作用,形成活性碳正离子,酰胺类主要通过重排形成。亚硝胺在体内产生毒性的作用机制(需代谢活化)与N-亚硝基脲(直接产生重氮化物或R自由基)不同,部分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机制还没有确切结论,此外基于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药品中出现的概率比较高所以是 国内外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,亚硝胺类化合物由于相关化合物的基础数据较为丰富(可能与实际的风险或发生暴露的可能性相关),基于大数据的回顾分析,欧美的毒理学专家和监管机构总结了当前的CPCA方式进行控制
CPCA自动分类计算软件
https://ndsris-cpca-in-silico-tool.streamlit.app

输入结构后,计算亚硝胺类杂质分类(12345),根据分类给出对应的控制限度。

2. 酰胺类化合物生产亚硝胺杂质风险评估

条件1

胺源,乙酸,亚硝酸钠水溶液(1.5当量),总的反应物质浓度约为0.1mol/L(如果不到这个浓度,可加水到这个浓度);

20~25℃条件下尽量采用最小的密闭的容易进行反应以避免NOx的挥发,不加添加任何溶剂,反应液可以是浆状的,需注意保证所有的反应物反应时都是搅拌均匀的。

条件2

胺源,稀盐酸调节pH,亚硝酸钠水溶液(1.5当量),总的反应物质浓度约为0.1mol/L(如果不到这个浓度,可加水到这个浓度);

20~25℃条件下尽量采用最小的密闭的容易进行反应以避免NOx的挥发,随时监控反应pH,并进行调节如有必要的话。

不加添加任何溶剂,反应液可以是浆状的,需注意保证所有的反应物反应时都是搅拌均匀的。

条件3

胺源,能溶解胺的有机溶剂,亚硝酸叔丁酯,总的反应物质浓度约为0.1mol/L;20~25℃条件下尽量采用最小的密闭的容易进行反应以避免NOx的挥发,整个反应也可以用核磁管加入氘代溶剂,用核磁进行检测。

需要注意的是:这个无水方法制得的亚硝胺杂质在水相下可能不稳定,这种不稳定性也可以作为该亚硝胺杂质不容易生成的证据。

按标准的有关物质方法检测,所有超过0.5%的杂质需进行质谱确认。如何质谱确认可能存在亚硝胺杂质,建议将杂质制备分离,进行结构确证,以排查假阳性的风险(如C-亚硝化,O-亚硝化,肟等)如果检测发现了显著的杂质,需对该杂质进行结构确认,以识别致突变。(可能也是基因毒性杂质)

总结:如果通过上述3个条件确认,目标的亚硝胺杂质不会形成,可表明该亚硝胺杂质无形成的风险。

3. 几个不错的亚硝胺杂质相关网站推荐

1.几个不错的网站的推荐

(1)FDA网站

Recommended Acceptable intake Limits for Nitrosamine Drug substance-Related impurities

(FDA对于与原料结构相关的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摄入限度);网站收载了270个原料相关的亚硝胺杂质,同时对新增的也会不断跟新限度。

https://www.fda.gov/regulatory-information/search-fda-guidance-documents/cder-nitrosamine-impurity-acceptable-intake-limits

(2)USPNaiffer收集了各国亚硝胺杂质的集合,包含EMAFDAHCANTGA

可以查询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限度:包含原料相关的基因毒性杂质和常规小分子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。

https://public.tableau.com/app/profile/naiffer.romero/viz/NitrosaminesRegulatoryAILimits/Dashboard1

免责声明:本站提供的一切文章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,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03-09 18:26:49,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,可以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们一起讨论。